t55p1328

标签: 新能源车

国内最早新能源车企、非公路车出海龙头,康迪科技为何发力具身智能新赛道?

国内最早新能源车企、非公路车出海龙头,康迪科技为何发力具身智能新赛道?

康迪科技是国内较早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同时它也是国内非公路车出海的“隐形冠军”,核心产品聚焦两大品类—电动高尔夫球车与电动UTV(多功能越野车),主打北美市场。在生产与研发布局上,康迪科技在国内拥有金华...
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挑战赛举行 多家知名车企参赛

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挑战赛举行 多家知名车企参赛

“该赛事的举办,不仅是对上饶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认可,更为本地企业搭建了对接行业资源、提升技术水平的重要平台,将有力助推上饶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上饶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近年来,江西上饶...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上海汽车博物馆开启新能源科普公益探索日活动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上海汽车博物馆开启新能源科普公益探索日活动

来自中福会少年宫及观众招募的近100组亲子家庭参与了本次活动,通过深度参观、科技讲堂、手工互动DIY、特斯拉灯光秀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还亲身探索了可持续能源的产生及应用,激发了孩子们的...
23.8万辆交付背后,问界M9如何赢得高端用户信任在50万元以上市场,问界M9

23.8万辆交付背后,问界M9如何赢得高端用户信任在50万元以上市场,问界M9

23.8万辆交付背后,问界M9如何赢得高端用户信任在50万元以上市场,问界M9成绩斐然,累计17个月稳坐冠军之位,累计交付达23.8万辆。这一出色数据表明,在用户换购或增购时,问界M9已成为他们的必选项。问界M9的吸引力并非源自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使用的细节里。其增程系统有效缓解了用户的补能担忧;华为乾崑智驾ADS能让车辆在早晚高峰实现稳定跟车变道;鸿蒙座舱语音响应自然,即便多人同时操作也不卡顿。这些能力在长途驾驶、家庭出行等场景中不断得到验证,进而逐渐形成良好口碑。网上众多博主分享使用体验,从城市通勤到跨省自驾,反馈大多集中在“省心”“顺手”“家人喜欢”。产品体验与服务协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用户自然就愿意主动提及并推荐问界M9。正因如此,在50万级新能源SUV领域,问界M9已然成为消费者绕不开的选择,路上每新增一台高端新能源车,是问界M9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我国每天超2亿人次绿色出行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80%

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的城市数量、城市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等“十四五”规划指标已超额完成。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大公共交通发展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比亚迪李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经历大规模洗牌 约有100家车企可能被淘汰出局

观点网讯:9月17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慕尼黑车展上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经历大规模洗牌。随着政府整治行业非理性竞争,约有100家车企可能在竞争中出局。李柯认为,中国现有车企过多,价格战一旦退潮,不具备竞争力...
最近听说国家明年开始执行30万以内的新能源车要征购置税5%。不要小看这5%,也

最近听说国家明年开始执行30万以内的新能源车要征购置税5%。不要小看这5%,也

最近听说国家明年开始执行30万以内的新能源车要征购置税5%。不要小看这5%,也许它仅仅是个开始!可能国家给电动汽车的优惠政策会越来越小!近几年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很快!国家给了很多优惠政策,现在的电车基本上吃政策红利,没了补贴,还有各种优惠政策,电车优势不大。你以为国家推行电车是真为了给车主省钱?当然我不是说电车不好,说实话电车和油车各有优缺点!特别是电车,前备箱能钓鱼,还能养鱼!非常高级!上海想买油车,车牌十万加还要摇号,北京就更难了,其他大城市出行很多也限号,但是新能源都不限制,还给很多优惠政策!讲白了,国家有意引导你买电车!个人认为国家强行干预市场其实是不科学的,要是走错一步可能会带来很多影响,油电同权让市场自由去竞争才是明智之举,用政策强行去刺激或者强行压制,都不符合市场规律!要是真的走错了,对以后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世界富豪马斯克再次语出惊人,振聋发聩!他说:“我是有点亲华,不仅是我在中国有既得

世界富豪马斯克再次语出惊人,振聋发聩!他说:“我是有点亲华,不仅是我在中国有既得

世界富豪马斯克再次语出惊人,振聋发聩!他说:“我是有点亲华,不仅是我在中国有既得利益,中国人民真的很棒,有很多正能量!中国被低估了,美国永远也无法打败中国,这连小学生都知道!”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马斯克能混到今天这地位,看事情的眼光毒得很。他旗下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从破土动工到第一辆车下线,只用了短短十个月。这种速度在全球制造业里堪称奇迹,背后是中国基建的恐怖实力和地方政府的高效配合。这座工厂现在一年能造近百万辆车,扛起了特斯拉全球一半以上的产能。没有中国市场的支撑,特斯拉当年可能根本挺不过产能地狱,更别提现在的万亿市值了。但马斯克挺中国,还真不只是图赚钱。他多次提到中国工人的拼劲和聪明劲儿让他佩服。他亲眼见过中国工人为了赶进度,能熬到凌晨三点直接睡在厂里。这种对工作的投入和信念感,他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中国强大的供应链网络也让他惊叹。同样一个零件,中国供应商的交付速度能比德国快五倍。这种效率优势直接转化成了特斯拉的成本优势和反应速度。马斯克还看到了更深的层面。他觉得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变身“全球创新中心”。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干到了35%,远超美国的7%。这背后是整个社会对技术应用的拥抱速度和政策的前瞻性。他在演讲中对比过中美的基础设施效率:纽约改造一公里地铁要花十年,而中国同时在建的高铁总长超过七千公里。这种差距不是靠钱能轻易弥补的,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执行力和组织能力。能源领域更是如此。马斯克曾直言中国发电量的增速像“火箭升空”,预计总量很快能达到美国的2.5倍以上。电可是实打实的工业血液,尤其是AI训练、大数据中心这些吃电大户的未来产业。谁的电多且便宜,谁就握有下一代技术竞争的主导权。中国在这个基础环节已经建立了巨大优势。所以马斯克敢说“美国永远无法打败中国”,不是情绪上头,而是基于一堆硬核数据的判断。中国经济体量按购买力平价算早已超过美国。每年中国培养出的理工科人才数量碾压美国。人工智能、电动车、新能源这些关键领域,中国不是在追赶,而是在定义节奏和规模。他甚至觉得中国如今的崛起只是历史常态的回归,因为中国在大部分古代历史里都是世界头号强国。这话在美国当然炸了锅。不少政客骂他“为钱卖国”,要求调查特斯拉的技术转让情况。但马斯克没在怕的。他反而更尖锐地批评美国的自满和低效。他指出美国政治极化严重,政策反复摇摆,连建个电池厂都能因为环保抗议和工会纠纷拖上好几年。而中国却能保持政策的连贯性,集中力量搞突破。这种模式在应对大型科技工程和产业升级时,展现出惊人的效率。马斯克也明白点出中美之间另一种可能——开放竞争,互相学习。他反对脱钩断链,认为中美合作不是零和游戏,而是能共同把蛋糕做大的唯一途径。他透露过一些关键细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依赖中国的稀土永磁电机,SpaceX的卫星太阳能板采购自中国光伏企业。甚至美国AI公司60%的训练数据都来自中国。这种深度的技术共生和产业链缠绕,让“科技冷战”变成一种代价高昂的幻想。说到底,马斯克的“亲华”言论,是一个顶级企业家对全球经济现实的一次诚实表态。他既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认可了中国人的勤奋和创新能量。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美国的那套冷战思维和遏制策略,根本挡不住中国发展的势头。合作是唯一明智的选择。对抗只会加速美国的相对衰落。这话由全球首富说出来,格外值得华盛顿那帮政客好好掂量掂量。

前8个月北京高端制造活跃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1.4倍

其中,新能源汽车37.5万辆,增长1.4倍。数据显示,北京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出口增速持续提升。前8个月,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1%。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4.3%,汽车制造业...
明年买新能源车恢复征税车购税至少缴5%

明年买新能源车恢复征税车购税至少缴5%

2025年是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下称“车购税”)的最后一年,明年起将恢复征税,但依然有优惠。中国自2014年至2025年年底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根据2023年财政部等公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