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328

标签: 碳排放权

8月26日大盘必读消息:政策方面-全国碳市场建设加速:中办、国办发布意见

8月26日大盘必读消息:政策方面-全国碳市场建设加速:中办、国办发布意见

8月26日大盘必读消息:政策方面-全国碳市场建设加速:中办、国办发布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上海楼市新政施行:8月26日起,上海调减外环外住房限购,符合条件家庭购房不限套数,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15%,房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房。-金融支持林业发展: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15条具体措施,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产业与科技动态-华为AISSD即将发布:华为宣布8月27日推出全新AISSD,定位高端存储市场,将提升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效率。-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在即:相关部门近期将会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将迈出第一步。-英伟达发布机器人平台:英伟达正式推出专为机器人应用设计的计算平台JetsonAGXThor开发者套件及量产模块,已全面上市。国际市场动态-美股欧股收跌: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收跌0.77%,纳指收跌0.22%,标普500收跌0.43%。欧股收盘普遍下跌,德国DAX30收跌0.37%,法国CAC40收跌1.59%。-国际贵金属期货收跌:COMEX黄金期货跌0.23%报3410.7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跌1.29%报38.55美元/盎司。-国际油价上涨:地缘冲突叠加库存下降推升油价,美油主力合约收涨1.70%,报64.7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1.41%,报68.17美元/桶。市场数据方面-A股成交额创新高:周一,上证指数报3883.56点,上涨1.51%,成交额13609.04亿。深证成指报12441.07点,上涨2.26%,成交额17802.33亿。创业板指报2762.99点,上涨3%,成交额8749.75亿。-ETF规模逼近5万亿:8月22日收盘后,中国全市场ETF规模已经达到4.97万亿,即将突破5万亿元。公司动态-中国恒大正式退市:8月25日,中国恒大正式从港交所退市,被列入“已除牌证券”。-多家游戏公司获版号:8月份,共有166款国产游戏、7款进口游戏获得版号,腾讯、网易、哔哩哔哩等均有斩获。

中办、国办发文: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 支持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在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方面,意见要求,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完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对于配额管理,意见明确,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及碳排放双...

中办、国办发文: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 支持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在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方面,意见要求,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完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对于配额管理,意见明确,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及碳排放双...
🌛明知道

🌛明知道"碳中和"是西方设下的世纪阳谋,为什么中国还要接受挑战呢?要知道,

🌛明知道"碳中和"是西方设下的世纪阳谋,为什么中国还要接受挑战呢?要知道,碳中和的目的就是为了锁死后进国家走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那时候的西方处在黄金时期,科技鼎盛,搞个碳中和轻轻松松。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却难如登天,而中国却偏偏接受了这个挑战,这是为什么?2010年央视有档节目火了,柴静和丁仲礼院士面对面聊起碳排放这事,一下把"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推到了大众眼前。丁院士一语中的:西方说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可连牵头的国际气象组织都没有证据证明此事。《哥本哈根协定》摆明了就是用环保当幌子,给发展中国家设道门槛。分配方案也十分离谱,27个发达国家才11亿人,却拿走了44%的排放配额;剩下55亿人,就争那56%。这不是明摆着卡发展嘛!把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绑一块儿,就是不让你走工业化老路。那么,明知是坑中国为什么还跳呢?一方面是内外压力太大。那会儿国内雾霾天气频发,PM2.5成了热词,老百姓对空气质量的关注空前高涨。国际上,环保已经是政治正确,你要公开反对,等于树敌全球。再加上当时中美关系还算缓和,完全翻脸不划算。中国的高招在于将计就计。既然这道坎儿躲不过,那就换个活法,不在老路上硬拼,直接杀进新能源赛道。光伏、电动车成了主攻方向。靠着全产业链优势、强力的产业政策和市场竞争机制,中国硬是把这些高大上的新技术变成了"白菜价"。光伏发电现在一度电成本才一毛钱,电动车已经做到比油车还便宜,这不就是把对手的限制变成了自己的机会吗?如今风向已变,那些曾经高举环保大旗的西方国家,开始退协议、推迟禁售燃油车计划,还抱怨中国"产能过剩"。可惜为时已晚,趋势已成,市场选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实,这事儿远不止是应对一个"阳谋"那么简单。最高明的地方在于,中国没有纠结于规则的不公平,而是直接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制造,把整个游戏的玩法都给改了。西方想用规则卡人,中国却通过让绿色技术变得人人用得起,成了全球问题的"解题人"。这样做不仅自己走出了一条新路,还给全球特别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未来的国际竞争,比拼的将不再是谁能设置更多规则障碍,而是谁能为人类共同挑战提供更好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产业竞争,成为重塑全球经济和科技格局的关键一步。你觉得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突围成功了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