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台湾的回归可能会有三种方式,目前看来,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因为第一种武力统一以及第二种被动和平回归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台湾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明清时候朝廷就管着那儿,开发农田修水利。1945年抗日胜利,日本投降,中国政府收回台湾,恢复行政管辖。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民党退到岛上,形成两岸分治局面。从那以后,两岸关系有过炮火对峙,也有经贸来往。改革开放后,大陆开放探亲,直航开通,台胞来大陆就业创业越来越多。1992年两岸达成共识,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交流。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最优选择,符合两岸同胞利益。2022年8月,国务院台办发表白皮书,重申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全民族最有利。2025年3月,全国人大纪念《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这法明确三种情形下可采取非和平措施,维护国家主权。近年来,大陆出台31条、26条惠台措施,福建等地还推17条新政,便利台胞生活。两岸融合发展在推进,但台湾当局搞去中国化,外部势力干预加剧,美国军售和舰机活动制造紧张。这些背景决定了统一路径的选择,得现实点,不能一头热。 说到统一,很多人先想到武力收复。这条路听着直截了当,可代价不是闹着玩的。海峡不宽,但大规模军事行动得调动部队,伤亡免不了。台湾有防卫装备,背后还有外部支持,真动起手来,士兵和平民都得付出血的代价。经济上,台湾是半导体重镇,工厂一乱,全球供应链断档,大陆出口也跟着遭殃。国际上,美国把台湾当牌打,制裁贸易战可能接踵而来,把事儿闹大。统一后,岛上重建不是小事,社会融合得花时间。总的看,这条路代价太大,谁都不愿轻易走。 另一种是被动等着和平回归。双方坐下来谈,不用打闹,台湾自愿回来,听着多好。可现实骨感。台湾内部,所谓的“民进党”这些年改教科书,淡化历史联系,搞宣传拉分歧。外部,美国军售没停,舰机晃悠,给台湾壮胆,不急着谈。岛上民意杂乱,有人想维持现状,有人怕统一后日子变样。大陆努力不少,开放贸易文化交流,拉近距离,可台独势力不买账,外部不松手,短期内推进难。和平统一理想丰满,得有前提,像认九二共识,承认一个中国。 武力太猛,和平太慢,那第三条路呢?就是以武促统,用军事压力逼上谈判桌,最终奔和平去。这不是真打,而是亮实力。解放军军机军舰活动频繁,传递决心,让台湾掂量。经济上,调整进口,台湾农产品渔货卖不顺,日子紧巴巴,自然得想事儿。核心是软硬结合,压力是手段,谈判是目的。比武力省命省钱,比和平有节奏。目前,美国忙自家事儿和中东乌克兰,顾不上这儿,是个机会。这路子对两岸老百姓好,没仗打,还能早团圆。 三种方式中,第一种武力统一伤筋动骨,第二种被动和平回归拖拖拉拉,第三种以武促统更靠谱。它主动塑造形势,利用当前窗口,避免高代价。未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深化惠台政策,推动融合,化解阻力,实现统一大业。